我于2023年在诗巫卫理神学院宣教科毕业后,受差遣至东南亚工场,服事一群因工作、战争、天灾等原因流离他乡的散聚群体,包括难民、无国籍群体、无文件群体、国际留学生等。我主要透过三个管道服事他们:(一)在难民学习中心担任科学老师,并借此身份探访学生,与他们的家人建立联系;(二)与培训团队一同到不同教堂进行动员教会的培训活动;(三)透过英文交流接触来马深造的东亚大学生。

感谢上帝,经过一年的工场服事,我学习到四个“刻意”。愿与大家共勉之。

  1. 刻意建立关系:工场上,没有牧师随时监督,时间安排自由。若不刻意管理自己,很容易因事工忙碌和自身的懒散而忽略与神和人的关系。去年,我常以服事为借口,逃避与神和人的关系。然而,神要的是我尽心、尽性、尽意、尽力,地去爱神和爱人如己。因此,我开始刻意地建立关系。与神的关系上,我会记录自己有灵修的天数,若有完成至少28天便会奖励自己。另外,我也邀请好友和同工一起读圣经以及操练每个星期五禁早餐之祷,彼此监督,互相提醒。 与人的关系上,我每月至少两次与家人视频分享近况,每月固定探访关怀四个家庭,建立关系,分享福音;每星期一同工会后,一同进餐,交流近况;时常利用载送学生放学的路程,体育节和校内午餐时间与学生聊天。
  2. 刻意个人成长:工场的服事以教导为主,无论是属灵传递或教导知识,都是大量输出。尚在神学院接受装备时,讲师们常提醒我要持续阅读,重视个人成长。于是,我报读了长达一年的教师培训师的课程来提升我的教学知识和能力。然而,全英文上课的挑战让我多次想放弃。还记得有一次,上课时我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,我听不懂问题,结结巴巴地回答,感到很挫败。但每当想到耶稣也在智、体、灵、群各方面不断成长(路2:52),我便提醒自己:学习虽难,但值得坚持。于是,我便在一次次地放弃边缘中坚持下去。若神允许,我将在今年8月结业。另外,我也计划一年内阅读至少五本属灵书籍,提升我的属灵知识。透过这些操练,我确保自己持续成长,不至于灵命枯竭。
  3. 刻意独处休息: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,我也意识到,除了服事与学习,适当的休息同样重要。去年因接下过多服事,导致自己忘了回到主面前,亲近那位赐我服事机会的神。我也因此脾气变得起伏不定。所以,今年我更得善用休息日(星期六)和公共假期,并更有智慧地规划我的年假。如此,我不仅能腾出时间打扫住处,也能在神面前安静,并调整服事的优先次序以及平衡情绪。 公共假期和年假也可以让我有更多时间与家人相处,完成自己的文书报告以及玩乐运动和纾解压力。此外,马可福音6章中提及使徒忙到没有吃饭,所以耶稣带着他们到旷野去歇一歇。这让我看到休息真的很重要。因此,我要刻意安静在神面前,因为休息能带来更大的祝福。
  4. 刻意维持健康:献身这条路,最常听到很多事奉者因为健康因素而无法继续事奉。还记得神学院院长曾语重心长地鼓励自己要坚持运动,照顾健康,因为身体是圣灵的殿。去年,我曾因忙碌的服事,没有固定进食,导致很常胃痛。这样看来,健康是服事的根基。若无健康,如何见证神美好的创造呢?于是,我刻意每天运动至少三十分钟。久而久之,不仅健康得以维持,体重有所改善,服事也更加得力。我真的感受到健康的身体有利于我更长久的服事神和人。

耶稣在马太福音9:37-38中说:“要收的庄稼多,作工的人少。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。”宣教不仅是全时间传道人和宣教士的呼召,更是每一位耶稣基督跟随者的使命。或许你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,但我恳切地祷告圣灵感动和引领你们可以勇敢地突破自己,回应这神圣的使命。或许你无法亲身前往工场,但你可以透过祷告支持宣教士,为他们的身心灵健康、事工发展以及所服事的群体祷告。你也可以透过奉献支持工场的需要,或是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心宣教士或他们的家人,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孤单。

回首第一年的宣教旅程,虽有挑战,但因有上帝、后方教会以及家人的陪伴和代祷,我得以继续走下去。愿我们都能在不同的岗位上,刻意地建立关系、持续成长、适当休息并维持健康,好使我们在主里成为忠心的工人,与神同工,荣神益人。阿们!

慧桦宣教士
Scroll to top